1945年(民國34年),日本戰敗後,台東縣政府籌組「台東水產公司」,接收日治時期新港漁港相關設施及25艘舊漁船,原先擁有船支的日本人,雖然失去了船主的身分,但台東水產公司仍然顧用這批留在新港的日本人為船長,並按照慣例發給薪資,漁貨所換得之金錢,扣除船支出海捕魚所花費的燃油、伙食、餌料等雜支後,由船主(台東水產公司)得一半,出勞力的船長及船員合得一半,即勞方與資方對半分帳。
目前分類:小鎮故事多 (19)
- Sep 04 Fri 2009 13:32
MIC人物誌~血液中翻騰著浪花的恆春人~潘天明船長
1945年(民國34年),日本戰敗後,台東縣政府籌組「台東水產公司」,接收日治時期新港漁港相關設施及25艘舊漁船,原先擁有船支的日本人,雖然失去了船主的身分,但台東水產公司仍然顧用這批留在新港的日本人為船長,並按照慣例發給薪資,漁貨所換得之金錢,扣除船支出海捕魚所花費的燃油、伙食、餌料等雜支後,由船主(台東水產公司)得一半,出勞力的船長及船員合得一半,即勞方與資方對半分帳。
- Aug 25 Tue 2009 22:01
MIC人物誌~東海岸的瑞士人~史泰南神父(下)
01.
- Aug 19 Wed 2009 00:59
MIC人物誌~東海岸的瑞士人~史泰南神父(上)
01.神父雙親
- Aug 17 Mon 2009 23:29
MIC人物誌~東海岸的瑞士人~史泰南神父(序言)
這是從我開始寫人物傳記以來遇到最難寫的一次
- Aug 07 Fri 2009 00:37
MIC人物誌~緣將異鄉作故鄉-潘堅
- Jun 14 Sun 2009 22:08
客家生命禮儀~宋媽媽專訪
- Nov 05 Wed 2008 06:18
山頂頭家的由來與歷史變遷
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撤離台灣後(民國34年),原屬日本政府財產之漁船均為國民政府所接收,此時新港區的漁船分別屬於台東水產公司及山頂頭家兩種。所謂的「山頂頭家」是新港地區的人對不從事捕魚工作之漁船主的稱呼,這也是戰後新港漁業的特色。當時漢人的富裕階級掌握了地區經濟,他們以投資方式參與鏢旗魚為主的漁船漁業事業,有很多的「頭家」主要以商為生而非漁民。
- Nov 05 Wed 2008 04:22
MIC人物誌~山頂頭家-鍾國煇(下)
鍾國煇(1940-1994),民國29年7月15日出生於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,於12歲(民國41年)時,隨父親鍾上宏遷居台東,就學期間,因當時鍾家生活較為貧苦,所以鍾國煇在玉里初中就讀一年後,便因家中無法繼續供應其就學所需之學費而輟學。輟學後,便進入成功鎮公所擔任臨時員,其工作項目為戶籍謄本抄錄員,也因為這樣的工作性質,使鍾國煇必須深入成功鎮各里轄區登錄戶籍資料,無形中也拓展了他爾後事業的通路與人脈。因為當時成功鎮的人口結構以阿美族人居多,約佔總人口數60%(5885人),而原住民因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,多半能以日語溝通,也因為工作上的需求,鍾國煇漸漸學會了阿美族語,於鎮公所期間的工作歷練,無形中也奠定了鍾國煇日後的事業基礎。
- Nov 04 Tue 2008 02:14
MIC人物誌~山頂頭家-鍾國煇(上)
- Oct 27 Mon 2008 02:03
MIC人物誌~台灣的媳婦
其實娶外藉新娘已經變成台灣鄉下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了
- Oct 21 Tue 2008 03:39
小港取景~廣恆發文化園區
- Oct 10 Fri 2008 01:44
MIC人物誌~宋家傳奇人物專訪(後篇)
- Oct 09 Thu 2008 03:08
MIC人物誌~宋家傳奇人物專訪(中篇)
在成功鎮地區客家族群裡,宋氏家族算是地上較具名氣,人數也是最多的客家族群之一
- Oct 08 Wed 2008 04:02
MIC人物誌~宋家傳奇人物專訪(前篇)
因為前陣子受到一份關於客家傳奇人物的專訪委託,所以我開始準備了一些資料
- Aug 11 Mon 2008 22:51
MIC人物誌-海生館陳桑(下)
- Aug 10 Sun 2008 18:15
MIC人物誌-海生館陳桑(上)
- Jul 04 Fri 2008 11:16
見證成功歷史的廣恆發商號和溫家古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