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       鍾國煇(1940-1994),民國29年7月15日出生於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,於12歲(民國41年)時,隨父親鍾上宏遷居台東,就學期間,因當時鍾家生活較為貧苦,所以鍾國煇在玉里初中就讀一年後,便因家中無法繼續供應其就學所需之學費而輟學。輟學後,便進入成功鎮公所擔任臨時員,其工作項目為戶籍謄本抄錄員,也因為這樣的工作性質,使鍾國煇必須深入成功鎮各里轄區登錄戶籍資料,無形中也拓展了他爾後事業的通路與人脈。因為當時成功鎮的人口結構以阿美族人居多,約佔總人口數60%(5885人),而原住民因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,多半能以日語溝通,也因為工作上的需求,鍾國煇漸漸學會了阿美族語,於鎮公所期間的工作歷練,無形中也奠定了鍾國煇日後的事業基礎。

01.


        入伍後,鍾國煇進入海軍陸戰隊士官學校受訓,而海軍士官學校的受訓經歷也成為他在退伍後,錄取為鎮公所正式公務人員的重要關鍵,因為當時鎮公所市場管理員開缺,且管理員必須具有初中學歷,而鍾國煇士校的受訓經歷便被視為等同初中學歷,並讓他在退伍後順利的進入鎮公所任職市場管理員。

02.


        民國57年,因為鎮公所同事林賜昌的建議,於是在成功鎮豐田地區,承租了林賜昌的房子,經營起雜貨店的生意並遷居至豐田,因為當時鍾國煇適逢退伍新婚不久,所剩積蓄不多,在與妻子商量後,變賣了妻子的嫁妝一輛摩托車,當成經營雜貨店的本錢。此時鍾國煇仍於鎮公所內任職,除鎮公所擔任之公職及家營事業外,鍾國煇為貼補家用,另於新港漁港標購漁貨販賣,並兼職萬家香醬油外送服務員之工作。在日後遷居成功鎮中華路時,另外經營起小說漫畫書出租店的生意,並委由妻子管理。

03.


        在鎮公所任職期間,因職務所需,鍾國煇便開始研習土地代書的作業流程,因當時民眾不熟悉遺產轉移之作業,因此鍾國煇便協助民眾執筆土地代書的工作,後來遭到原鎮公所離職員工劉英祥向鎮長檢舉,指責公職人員不應該私下從事土地代書之作業,鍾國煇因此於民國64年間向鎮公所提出辭呈。離職後,便自行創業成立「鍾代書事務所」,當時適逢台灣經濟起飛,各項都市計劃及交通工程發包動工,因為當時具有學歷能從事土地代書的人並不多,加上鍾國煇本身亦參與土地投資的事業,因此讓他迅速累積了可觀的財富。

04.



 

        民國60至70年代正值成功鎮漁業產值與人口數的高峰期,許多成功地區的富人紛紛投入以捕獵旗魚為主漁船事業,鍾國煇便開始與當地漁民尤正雄合作,經營起漁船漁業的工作。在全盛時期,鍾國煇在成功地區共投資了20餘艘的作業漁船,是成功地區投資最多漁船數的山頂頭家。當時台東縣政府曾以限額公開登記的方式,推展娛樂觀光漁船,且名額只有二名,於是便用抽籤的方式決定,鍾國煇幸運的抽中一個名額,便投資了新港漁港第一艘,以觀光目的為主的海釣船,並以妻子邱月雲女士之姓名,為此船命名為「月雲號」。


        鍾國煇除經營本身事業外,亦曾擔任二屆新港區漁會常務監事及一屆理事長、第9屆成功國際獅子會會長、台東縣選舉委員會監察小組委員等職。在成功漁業逐漸趨於沒落之際,鍾國煇靠著本身不動產投資的專業知識及人脈,於民國70年間開始涉足營造事業,除承包政府工程外,後期主要以私人土地上的住宅承建工程為主。
 

        鍾國煇雖在成功地區擁有富豐的人脈及經濟實力,但不同於其它在成功鎮興起的望族,在厚實地方人脈或擁有相當財富之後,均積極投入參選地方公職人員的選舉活動;鍾國煇本身雖然不曾加入民意代表或公職人員選舉,卻是各參選派系急於尋求合作的對象,期間曾任前台東縣縣長鄭烈、前台東縣議會議長李忠憲等人競選服務處總幹事,可見鍾國煇在成功鎮地區,不管在政治及經濟上均深具影響力。但於民國83年(1994),鍾國煇不幸發生墜海意外,與世長辭,享年54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謝小光 的頭像
    謝小光

    隨光而行

    謝小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