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 


今天一個人來到了基翬港,以前在海生館工作的時候常來

但是這次是單純的來拍拍照,看看海底的生物

基翬是典性的潮間帶地形,所以生物種類繁多,多以棘皮動物、甲殼類具多

魚類多半是雀鯛、刺尾鯛、隆頭魚等...,珊瑚區的魚類為主

今天我選擇了從基翬港旁的步道停車,再步行到海邊







在小的時候這條路是唯一可以到三仙台的路

記得以前的小路都是用海邊的礁岩砌成的,連廁所都還貼了貝殼


看到這片椰林讓我想起我小時候為了抄近路,直接從斜坡往海邊衝


但是衝太快剎不住車就直接往椰子樹撞下去,當場頭冒金星躺在地上




這是在我國小一年級遠足的事,發生在民國72= =+(謎:好老喔!!)

在中間喝飲料那個小鬼就是紅肉龍,在啃蘋果的是佳齊,左那個Q毛女孩現在是東大的講師





今天的天氣是吹南風而且大退潮,所以應該很多生物可以看



今天因為退潮的關系,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水坑,在這發現了一支海鰻



在圖中的白色的圓錐體就是滕壺,這種生物常寄生於船底

主要是撈食浮遊生物,可以食用主要是吃他的殼內的膏黃,不錯吃


以前曾經幫人敲過,他是要拿去賣的,但是我敲了半天都沒半個


因為我一直敲一直吃0.0,像大閘蟹的吃法一樣,用蒸的就很好吃



圖中是一種石珊瑚,在基翬主要都是石珊瑚為主

這一代的礁岩都是珊瑚白化後所形成的石塊



今天看到一個阿伯拿著魚槍下海打魚



這是他今天的收獲二條刺尾鯛一條隆頭魚



在這從事水上活動最好要穿一下防寒衣、止滑鞋

不然被海浪沖擊的時候,很容易被珊瑚或礁岩割傷



下午的時候海象變差了,好不容易措的潛水用相機結果拍不到什麼



這是海底的珊瑚成現腦紋形狀,也是石珊瑚的一種



這一顆就還蠻漂亮的,我感覺石珊瑚都很脆弱,不小心壓到就會斷了

聽說珊瑚一年長不到一公分,今天還壓斷不少真是罪過罪過



這也是珊瑚的一種



其實這張畫面裡非常多魚,只是浪變大了,水裡都是氣泡跟懸浮物

也可能是我第一次用潛水相機不太會操作,拍的很差= ="

★後記:其實成功還是有很多不錯的東西,雖然這的珊瑚比不上蘭嶼美,但是也不錯啦,在潮間帶還能有這麼多的珊瑚不容易了,但是卻沒有任何保護,想想杉原珊瑚復育再想想我們落差就變好大了,而且在我潛水的時候,也發現了很多的漁網纏在珊瑚上造成白化,海底也有不少的圾垃,當漁民在抱怨抓不到魚的同時,是不是也要想想自已造了多少孽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謝小光 的頭像
    謝小光

    隨光而行

    謝小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